,欢迎来到上海离婚律师网
您当前位置:主页 > 离婚案例 > >
律师

继子女对养父母是否有赡养义务

【案情】​ 1980年,原告谢某在亲生儿子夭折后,经过与其兄弟协商,将只有4岁的侄子被告谢某华过继到谢某名下,未办理任何手续,但在宗亲造谱活动中记载了过继的事实。随后,谢..

15026597100

在线咨询(*仅律师可见)

称 呼 :
手机号码 :
备 注:

继子女对养父母是否有赡养义务

来源:上海离婚律师 发布时间:2019-12-03 13:56 热度:


【案情】​
  1980年,原告谢某在亲生儿子夭折后,经过与其兄弟协商,将只有4岁的侄子被告谢某华过继到谢某名下,未办理任何手续,但在宗亲造谱活动中记载了过继的事实。随后,谢某一直将谢某华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,将其抚养长大成人。但谢某华自成家立业后,便一直外出务工,从来没有给过谢某生活费,谢某生病了也从不过问,原告认为被告成年后对原告态度冷淡,不赡养没有劳动能力的谢某,没有尽到应尽的赡养义务。据此,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履行赡养义务,每月给付原告生活费用。
  【分歧】
  ​本案争议的焦点是:过继行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,被告谢某华是否需要承担赡养义务。对此,有两种不同的观点:
  第一种意见认为,由于双方当时未签订收养协议,也未向民政机构登记,依《收养法》第15条: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。可知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,向民政部门登记是收养有效的形式要件。因此原被告之间的收养关系不成立,原告的收养行为无法律效力,故被告不需要承担赡养义务。
  第二种意见认为,本案收养关系发生于1987年,1992《收养法》不具有追溯力,即原告的收养行为构成事实收养关系,被告应承担赡养义务。
  【评析】
  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,理由如下:
  ​一、法律规定。由于本案过继行为发生在1980年,而1992年颁布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》尚未实施,并且根据1992年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学习、宣传、贯彻执行<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>的通知》二:“收养法施行前受理,施行时尚未审结的收养案件,或者收养法施行前发生的收养关系,收养法施行后当事人诉请确认收养关系的,审理时应适用当时的有关规定;当时没有规定的,可比照收养法处理。”可知,1992年实施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》并不具有追溯力,故应依据当时的规定即1984年《最高人民法院(84)法办字第112号<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>》第28条:“亲友、群众公认,或有关组织证明确以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,虽未办理合法手续,也应按收养关系对待。” 原告与被告生活长达20年,这在当地一定范围内众所周知,被社会予以认可,应视为得到群众公认,认定谢某与谢某华形成事实收养关系。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,不仅发生在婚生子女与父母间,而且也发生在养子女与养父母间。因此,被告谢某华应当承担赡养义务。
  二、法理依据。1、公平正义原则。在事实收养关系中,收养人为抚养被收养人付出了财力、物力和心血,从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角度来说,收养人应就其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。如果仅因为收养形式上的不合法就认定过继行为无效,而得出被收养人不需要承担赡养义务,这不仅伤害了收养人的朴素情感,对收养人也显示公平。承认事实收养,不仅符合我国立法的精神,也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。2、公序良俗原则。过继,亦称过房、过嗣、继嗣,是指自己没有儿子,收养同宗之子为后嗣,这是我国传统宗族观念中的一种收养行为。过继行为在我国源远流长,有着数千年的传统,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。收养人与被收养人,从收养开始便以父子相称,同吃同住在一个家庭中,邻居和亲友均认可两者的收养关系,宗亲造谱也记载了过继的事实。这些行为表现均符合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一般要求。只有承认事实收养关系,才能更好地保护收养人的合法权益,才能符合我国的公序良俗原则。
  ​三、道德要求。“孝”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所追求的美德,“百事孝为先”的意思是教导我们所有善事中孝是最重要的。目前,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及法制意识的淡薄,不合法的事实收养现象依然大量存在,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,事实收养的数量要远多于合法的收养。如果对这些形式上不合法的收养不予认定,过继子女不需要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,那么不仅会出现老无所养、病无所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,还会引发社会道德水平的倒退,甚至滑坡。承认事实收养的有效性,这是对民俗的尊重,也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要求。
  综上,过继行为属于事实收养,收养人与被养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同婚生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义务,即养子女对养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,养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,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养父母,有要求养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。本案谢某华在养父谢某无劳动能力的情况下,不仅未对其关心照顾,而且也未支付生活费、医药费,未尽到养子女的赡养义务,原告谢某要求被告履行赡养义务,每月给付原告生活费用的诉讼请求应得到支持。

 


关闭窗口
上一篇:离婚后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的可再次要求分割
下一篇:妻子借钱丈夫不知情 丈夫应否承担共同还款责任

相关阅读

因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诉讼​

案例详情​ 孙女士和胡先生结婚 5 年,婚后胡先生脾气暴躁,经常对孙女士实施家庭暴力。孙女士多次受伤,身心遭受极大伤害。在一次严重的暴力事件后,孙女士决定不再忍受,向法...

一方存在赌博恶习的离婚案例​

案例详情​ 刘女士和张先生结婚 8 年,婚后张先生染上赌博恶习,不仅将家庭积蓄输光,还多次向他人借款用于赌博,累计债务达 80 万。刘女士多次劝说无果,家庭生活陷入困境,夫...

存在债务纠纷的离婚案件​

案例详情​ 陈女士和李先生结婚 10 年,在婚姻期间,李先生以个人名义向朋友借款 50 万用于投资生意,但生意失败,借款无法偿还。现在债权人要求李先生还钱,李先生则认为这是夫...

抚养权争夺引发的离婚案​

案例详情​ 吴女士和郑先生育有一子,今年 8 岁。夫妻感情破裂后,双方都希望获得孩子的抚养权。吴女士是一名教师,工作稳定,且平时对孩子照顾细致,孩子一直跟随她生活。郑先...

律师微信

手机网站

上海离婚律师 谭凯律师 咨询电话 15026597100 邮箱 lawyertk@163.com

上海市静安区恒丰路500号洲际商务中心15、16层(地铁1、3、4号线上海火车站南广场或地铁1号线汉中路1号口)

婚姻家事律师网 谭凯律师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抄袭 违者必究法律责任 网站地图 XML

声明:本站程序及部分文章由网上收集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 如果您发现侵犯您的权益,请即时通知,本站将立即删除! 对于本站原创作品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。 沪ICP备14028295号-5